牙科種植體
目前市面上最多的是采用了第三代SLA大顆粒噴砂酸蝕技術,通過強酸腐蝕鈦基體表面得到了粗糙的坑洞表面,但是sal表面處理技術最大的問題在于具有初始疏水性,不利于血液在種植體表面附著,影響骨愈合速度,因此,采用SLA技術的種植牙的骨愈合時間較長,大多為3個月。
因此,瑞士iti在SLA表面基礎上,發明了在氮氣中去除氧化膜,形成一個鈦的活性狀態,并且立即用生理鹽水進行保存,這種處理方式可以大大提高種植體的親水性,但是最大的缺點是制造成本高,包裝運輸成本高。
瑞典諾貝爾另辟蹊徑,研發了微米級陽極氧化種植體,這種種植體表面處理技術的優勢在于,既可以得到較好的親水性,同時可以將制造成本大幅度降低。
我們喬丹科技根據種植體的發展方向研發了具有類骨仿生結構的第五代表面處理技術,這種納米陽極氧化技術達到了人類正常骨小梁的結構。
種植體絕大部分采用的是鈦或鈦合金材料,鈦材的彈性模量為110Gp,而人類牙槽骨的彈性模量20GP,這就造成了牙槽骨在咬合過程中收到外力的作用下出現骨吸收的情況,這種情況的臨床表現為,種植牙使用2年以上就會出現牙槽骨吸收和骨萎縮癥狀,種植體露出牙齦,最終造成種植體脫落或者影響美觀。而我們NIU系列種植體的表面彈性模量可以做到30GP,與牙槽骨非常接近,經過三維有限元分析,可以做到完全避免了骨吸收的情況發生。
親水性是評價種植體技術先進性的重要指標,親水角小于90度我們稱之為親水材料,金屬表面具有一定的親水性,而采用SLA技術的種植體,初始疏水很明顯。
納米處理后的種植體,水滴迅速在種植體表面附著,這就是納米級表面處理及其出色的超親水特性,可以使種植體表面快速附著血液,使蛋白細胞快速在種植體表面形成沉積鈣化,這一技術的應用不但使種植體骨愈合時間由原來的3個月大幅度縮短至1個月,同時這種納米處理技術可以使新生骨組織與種植體結合的極為牢固。
經過納米處理過的種植體,我們可以看到在2周的時候NIU種植體即可達到50%的骨生長速度,當NIU種植體在4周時骨生長達到了70%的面積,這一數據已經超過了目前市面上所有種植體3個月的骨愈合面積,當8周時,喬丹科技NIU種植體骨生長面積達到了90%以上。
通過莫氏錐度插接冷焊的結構避免了種植體和中央螺栓折斷的問題,同時莫氏錐度插接結構最大的優勢還在于基臺可實現口外粘接,避免了粘接劑清理不干凈的情況出現,360°無方向旋轉就位的特點,大大降低了手術難度。
信息發送SAUNDERS
WRITE A MESSAGE TO US
在線留言:
留言表單
快速鏈接:
聯系我們:
電話:0756-8281688
郵編:519000
銷售經理:喬栒柏
聯系人手機:13697742289
郵箱:qiaodankeji@126.com
地址:珠海市橫琴新區環島東路1889號橫琴創意谷17棟113/115號
珠海喬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粵ICP備2021107309號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珠海